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奇闻趣事 2025-05-20 12:16奇闻趣事www.phbcw.com

岁月更迭,重阳节如约而至。此刻我们再次迎来了毛泽东笔下的重阳节,“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这是毛泽东于1929创作的词作《采桑子重阳》中的名句,以重阳节为背景,咏叹自然与生命的永恒,展现了革命者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这一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习俗。重阳节,又称重九节,因农历九月初九两“九”相重而得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之极,象征着长久长寿,寄托着人们对老人的尊敬和美好祝愿。

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到汉代,当时已有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到了唐代,这一节日被正式确立并流传至今。登高祈福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习俗,源于对山岳的崇拜和“辞青”的传统。人们登上高处,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祈求健康长寿。王维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场景。

赏菊饮菊酒也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菊花被称为“延寿客”,赏菊成风于宋代。孟浩然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至今仍然流传。

值得一提的是,1989年起,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强调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一举措进一步提升了重阳节的地位和意义,使其成为融合自然哲思与人文精神的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还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活动,如佩戴茱萸、品尝重阳糕和羊肉面等。茱萸被视为“辟邪翁”,登高插茱萸寓意驱邪避灾。重阳糕象征“百事俱高”,而羊肉面因谐音“阳”和“久”,成为节日的特色饮食。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感受自然与生命的永恒之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Copyright@2015-2025 www.phbcw.com 中国风水学版板所有

风水学入门知识,建筑风水学,中国风水学,房屋装修风水学,建筑风水学图解,住宅风水学,楼层风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