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多男少的省份在东北
近期,《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的发布揭示了全国及31个省份的详细人口性别比数据,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31省份男女人口图鉴。
纵观全国,人口总体呈现出男多女少的态势。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男性人口占比51.24%,女性人口占比48.76%,男比女多出约3490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意味着每100位女性对应着105位男性。
与整体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北地区。在这一区域,吉林、辽宁两省的女性人口实际上超过了男性,形成了独特的“洼地”。数据显示,吉林和辽宁的女性人口均超过了男性近几万之多。黑龙江的总人口性别比也相对接近平衡。这一现象的成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冯文猛指出,主要是由于人口外流造成的,特别是男性青年的外流现象更为突出。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往往选择前往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这也导致了东北地区的单位中女性员工居多的现象。部分男性人口的流失也使得东北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东北地区生活相对安逸的环境也吸引了一些女性选择留在本地就业。
与东北地区的“洼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省。广东省的总人口性别比在全国最高,达到了惊人的113.08。这一数据背后的原因与广东省作为全国主要的经济大省吸引大量男性流动人口流入密切相关。冯文猛分析指出,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主要的人口流入地,尤其是吸引了大量的年轻流动人口,其中男性占据多数。这也导致了广东省的总人口性别比较高。
《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为我们揭示了丰富的性别比例数据,展现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多元面貌。从全国到地方,性别比例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人口流动的趋势,也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在人口结构变化中的重要作用。